close

傳統舊電商思維只是單純鋪貨、賣東西,行銷策略只著墨於入口網站或搜尋引擎。新電商思維則是網路通路結合實體通路的虛實整合、搭配行動商務,再加入社群行銷,完全顛覆網路消費模式,開啟破壞式創新席捲市場。

新電商時代來臨,不只要用實惠的價格來討好顧客,還要讓顧客真正喜歡你的商品。喜歡的原因不該只侷限於東西好,更需要給顧客一個全面的理由,一種特有的品牌風格、精神,甚至是一種態度、信仰,讓顧客成為超級粉絲,甘心掏錢且樂於呼朋引伴。

消費者已經習慣遊走切換於不同的場景之間,前一刻還走逛在商場裡,下一秒就一頭栽進網路世界。品牌體驗的操作將以全通路(omni-channel)為絕對典範,從消費者的視角打造整體而流暢的消費/使用經驗。

這是之前看到的相關文章的名言。今年,公司正式要轉型以電子商務為發展目標,當然品牌與行銷絕對是電商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,就如同空氣跟水一樣的自然重要。

商品代表口碑,打好基礎最實在。

就以MS來說,銷售出去的每一件商品 亦及代表著公司本身。從商品到業務甚至到售後服務,就像食物鏈般一一牽扯著公司本身。因此商品的好壞及好用與否 真的對消費者或公司的衝擊不小。就像娜娜網誌所提到的『如果人們使用某些產品遇到困難,那不是他們的錯,那是設計的錯。』所以不管是設計還是程式,對產品本身的功能面(包括速度)及使用者體驗而言都必須更加堅強及持續改變進化與穩固的成長,才會更加茁壯。(舉個比喻  維冠地震最大主因正也是地基沒打好所致),所以打好基礎對商品而言是最實在的。

行銷最貴的就是人,口碑是品牌最好的行銷工具

對MS來說,它的優點是便宜 好用 搭配行動商務,但是這樣就能吸引到更多消費者嗎?!我想見仁見智,因為一定還有更多更好用的行動商務一一開發出來,往後也只會越來越多。所以我們要想辦法創造的 應該是商品本身的獨特性與價值性,而不只侷限於美觀、好用  符合行動網路 這些應該只是最基本的電商能力。 而「消費者的體驗」也是電商世界裡最大的關鍵之一。對於品牌的體驗 也能應用在MS,相信這也能成為一項強而有力的行銷工具。品牌的精神可以被清楚的傳達,走出自己的風格,才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。我想MS的官網如果規劃得宜,強化品牌好感度,應該會是產品本身的一項品牌行銷利器,期待他(官網)的未來 更貼近消費者需求與體驗,進而甘心掏錢。

跨部門 -加盟(多元能力學習)

目前另外學習的方向是跨部門的學習,以自身自有的設計能力,發展其他的專業力。如加盟經銷商設計指導,目的就是一起幫助合作夥伴 一起賺到更多錢。讓經銷商覺得商品更好用,但這也是要回歸到設計面及功能的使用體驗,因為商品代表著口碑 這是不變的道理,希望能藉由經銷商的使用回饋來改善產品不足處及UX的重要性,讓雙方創造互贏達到互利共享的結果。 

QC的品質控管,雖然簡單來說就是測試,但是找出成品中潛在的瑕疵,在交到使用者手上之前,確認使用者有良好的體驗也是很重要的一環。

加油。提升自我價值,勇於多方嘗試,接收不同的專業度,培養精實自我能力,相信會有更好的發展!

 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arbie Lin 的頭像
    Barbie Lin

    Keep On Going

    Barbie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